未来城市研讨会在穗举行:以人为本 数智化赋能美好生活

雷打不动网 8872 2025-04-05 19:46:51

许宁生表示,在重大研究计划执行期间,他们有意识地探索了有组织的科研组织模式。

简单来说,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日本为何要投2万亿豪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能赶超中国吗?一、钙钛矿电池170多年前,俄罗斯的矿物学家列夫・普罗夫斯基在乌拉尔山脉上发现了一种具有立方体和钻石结构的矿物。

未来城市研讨会在穗举行:以人为本 数智化赋能美好生活

研发出技术只是第一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才是重中之重。随着东日本大地震时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发生,日本对于核能的利用也变得特别严格,只能靠重启传统的火力发电来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根据GlobalData的数据可知,大约15年前,中国的市场份额还几乎为零,但是这些年突飞猛进,已经占据了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根据GlobalData的数据制作硅基电池已是中国企业的天下。这种矿物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地幔层,偶尔会有地表矿床存在。

二、2万亿豪赌发现了钙钛矿电池的优势后,日本决定抢占先机,赌上一把。钙钛矿电池很好地吸收了第二代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成品特别的轻薄柔软,柔软到可以任意弯曲折叠,在形状上也不像硅基太阳能那么死板,只能是单调的四方形。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280GW,乐观预测为330GW。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4月份,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了71.23%,出口额却同比只增长了不到20%。因此,头部企业也需要持续扩产。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预测更为保守。经过一轮洗牌之后,光伏的内卷还会有,价格战也仍会持续,生存下来的企业还要为下一场价格战做准备。

而像通威、驿道、高景、爱旭等布局海外市场稍晚的企业,由于缺乏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就会比较吃力。不只是产业链上,政策端也为扩产提供助推力。

未来城市研讨会在穗举行:以人为本 数智化赋能美好生活

隆基的两款硅片价格也开始下调,降幅比例高达30%。自5月以来,TCL中环已两次下调硅片报价,目前其150微米厚度的P型182尺寸的硅片价格已下调至5元/片。产能远高于实际装机量已再明显不过。与头部光伏企业在过去一年多以来,计划扩产的近500GW电池片产能相比,无论按照哪方数据计算,巨大的产能过剩都已成定局。

以隆基为例,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产能为133GW、50GW和85GW,预计2023年年底,对应的产能将提高到190GW、110GW和130GW。尽管光伏主产业链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不过一旦行业到了产能出清的阶段,例如晶澳、天合等老牌光伏巨头,海外渠道比较强,海外和国内两条腿走路,不会遭受太多煎熬。事实上,头部厂商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毫不夸张地说,过去2年几乎所有光伏企业都在忙着扩产。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或许才能笑到最后。全产业链扩产造成的最大弊端便是量升价跌,钱不那么好赚了。

未来城市研讨会在穗举行:以人为本 数智化赋能美好生活

光伏产业的技术更迭历来非常快速,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基于某一技术的项目大规模投产后,在技术先进性方面不及后投产的企业。实际上,他们是为了以新汰旧。

2022年,过剩的供给从上游硅料一路向下,传导至硅片和组件。其实他们扩产都不需要付出太大成本,顶多花钱买个设备就够了。在光伏兵家必争的海外市场,占据着三分之二的出货量。其中,晶澳拟建的一体化项目,扩产规模高达50GW;通威则最下血本,25GW电池+20GW组件的扩产项目共斥资105亿元。毕竟,周期性是这个行业的先天特性。而PERC虽为产能主力,但效率已达到极限,行业普遍认为市场未来将由TOPCon和HJT主宰。

因此才有落后产能与优质产能之分。在彭澎看来,造成供需失衡的局面,很大程度上还与光伏产业链长期以来保持的高景气度,吸引不少新晋玩家向赛道涌入有关:一方面光伏组件的成本从2018-2022年累计下降了五毛钱/瓦,另一方面双碳战略释放了政策红利,二者叠加带动了终端需求实现翻倍增长。

彭澎认为,活到最后的,要么是足够狠的,要么是资金实力雄厚耗得起的。如果给眼下的光伏市场定调,那就是扩产和过剩、火热与内卷并存。

而在光伏组件方面,虎嗅从某行业人士了解到,行业发展比较好的时候,组件价格均价达到单玻每瓦1.85元-1.90元。号称上千GW的产能规模,实际需求最多不超过500GW。

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87.41GW,同比增长59.3%。但现在组件价格的下降导致光伏组件厂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不少企业在发展困局中愈发迷茫。组件厂商为了保持市场份额的领先型,必然要提前锁定先进产能,也就是针对TOPCon进行扩产。而硅片和组件厂商首当其冲,接替硅料成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正是对于光伏市场的乐观预期,2022年老玩家大手笔扩产、60多家跨界者鱼贯而入,以及垂直一体化布局靡然成风,诸如硅料巨头通威进军组件市场,光伏产业从一个过盛时代,迅速进入到另一个过剩时代。大干快上的情绪一直蔓延到2022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都在55%以上。

最典型的就是,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在信贷和土地等方面给予企业诸多优惠条件。彭澎告诉虎嗅,以前光伏组件供不应求时,不管多大尺寸,新款还是旧款,客户捡到篮子都是菜。

但今年5月下旬,一线厂家光伏组件价格均价下滑至单玻每瓦1.6元-1.63元、双玻主流价格1.62元-1.65元。所以,一旦TOPCon大规模量产,Perc就是落后产能。

单价从2021年初的8万元/吨,涨到2022年7月的30万元/吨,又在今年3月起步入下行通道。就像2012-2014年的光伏行业洗牌一样,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看来,扩产规划基数如此庞大,预示着接下来更残酷的竞争将不可避免。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对虎嗅表示

自5月以来,TCL中环已两次下调硅片报价,目前其150微米厚度的P型182尺寸的硅片价格已下调至5元/片。尽管光伏主产业链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不过一旦行业到了产能出清的阶段,例如晶澳、天合等老牌光伏巨头,海外渠道比较强,海外和国内两条腿走路,不会遭受太多煎熬。

在光伏兵家必争的海外市场,占据着三分之二的出货量。其实他们扩产都不需要付出太大成本,顶多花钱买个设备就够了。

以隆基为例,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产能为133GW、50GW和85GW,预计2023年年底,对应的产能将提高到190GW、110GW和130GW。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4月份,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了71.23%,出口额却同比只增长了不到20%。

上一篇:小长假文旅订单增幅超190%
下一篇:多地“村界杯”“村BA”出圈,乡村赛事为何人气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2025-04-05 19:05

东吴证券认为,2022年是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的一年,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大规模扩产。

2025-04-05 19:02

在基本面无改善的情况下,工业硅价格短期将进入弱势振荡格局。

2025-04-05 18:47

▲科学家研发出的高性能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示意图。

2025-04-05 18:31

6月1日,TCL中环也公布大幅下调P型硅片价格的消息,最大降幅达24%。

2025-04-05 18:05

十几公里外,晶银新材料的下游厂商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银浆运往各个生产基地,用于生产电池片、组成光伏组件。